湖北日报报道组
“姐妹们,咱们再排练一次!”6月23日,雨过天晴,宜昌市滨江公园,在过往船只的声声汽笛声中,烟雨江南艺术团正在排练。副团长邱萍说,宜昌的沿江风景越来越美,大家经常来这里排练,身心愉悦。
据悉,近年来,秉承合理利用、变废为宝的集约型建设和海绵建设理念,宜昌积极开展长江岸线整治修复,总面积118公顷。“在遵循生态红线的基础上,宜昌专门扩大范围,划了一条‘生态虚线’,就是在市民视线可及处均开展修复和治理,让大家能更畅快地亲水玩水,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”宜昌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护中心工作人员周程尧介绍。
展开剩余44%探索江岸治理新模式的宜昌,打造出一条优美的长江岸线带,塑造了山、水、城交融的滨江空间。沿江区域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由不足10平方米提升至120平方米,成为该区域居住人口的重要配套设施,为市民提供了更大的健身、休闲、娱乐空间。
在灯塔广场,岸边绿地上的休闲椅,由磷石膏制成;塑料瓶等垃圾回收设计为滨江景观;化工企业的反应釜也被保留下来,成为沿江岸线一景……在生态修复的同时,宜昌还保留原码头的传送架、龙门吊等城市符号,留存码头记忆和城市发展痕迹,形成不同功能的文化互动场。
(报道组成员:汪子轶、张灿、胡弦、彭一苇、刘宇、刘柳、通讯员刘卓、孙朝、李斌、余桃晶、章单伟)
发布于:湖北省捷希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